化学性质
原药为白色结晶,无臭味,不吸湿。m.p. 约90℃,蒸气压1.33×10-3Pa。20℃时在甲醇、乙醇中溶解度约100g/L,环己烷中约为200g/L,丙酮、四氯化碳、甲乙醇中约为1000g/L。一般贮存条件下稳定,碱性溶液中分解,无腐蚀性。
熔点 88-90°C
储存条件 0-6°C
CAS 数据库 19666-30-9(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Oxadiazon(19666-30-9)
EPA化学物质信息 1,3,4-Oxadiazol- 2(3H)-one, 3-[2,4-dichloro-5-(1-methylethoxy) phenyl]-5-(1,1-dimethylethyl)- (19666-30-9)
生产方法 以2,2-二甲基丙酰氯为原料合成。
危险性质
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8000mg/kg,大鼠和家兔急性经皮LD50>8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200mg/L,狗和大鼠每天饲喂25mg/kg无不良影响。大鼠3代繁殖作用剂量为每天7mg/kg。动物试验未见致癌、致突变作用。鲤鱼LC503.2mg/L (48h)、1.75mg/L (96h)。虹鳟鱼LC50为1~9mg/L (96h)。对鸟类、蜜蜂低毒。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3500 毫克/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12000 毫克/ 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
危险品标志 N
危险类别码 50/53
安全说明 60-61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3077 9/PG 3
RTECS号 RO0874000
毒害物质数据 19666-30-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用途
用途 触杀性芽前、芽后除草剂。作土壤处理、水旱田使用。主要通过杂草幼芽和茎叶吸收而起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发挥良好的杀草活性。对萌芽期杂草尤为敏感,当杂草一发芽,芽鞘的生长被抑制,其组织迅速腐烂,杂草死亡;随着杂草成长药效下降,对已长大的杂草基本无效。用于稻田防除稗草、禾金子、雀稗、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球花碱草、瓜皮草等。亦可用于防除棉花、大豆、向日葵、花生、马铃薯、甘蔗、芹菜、果树等作物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苋科、藜科、大戟科、酢酱草科、旋光科杂草有良好防效。如在插秧田使用,北方用12%乳油30~40mL/100m2 或25%乳油15~20mL/100m2 ,南方用12%乳油20~30mL/100m2 或25%乳油10~15mL/100m2 ,田间水层3cm,直接瓶甩或拌毒土撒散,或对水2.3~4.5kg喷雾,宜整地后趁水浑浊使用。秧田用于播前2~3d整地后趁水浑浊甩撒药土,待沉降至床面无水层时播种,或整地后播种,覆土后喷雾处理,盖地膜。北方用12%乳油15~25mL/100m2,南方用10~20mL/100m2 。旱直播田在水稻播后5d,芽前土壤湿润时喷施土表,或水稻1叶期后施用。用25%乳油22.5~30mL/100m2。
用途 用于防除多种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主要用于水田除草,对旱田的花生、棉花、甘蔗等亦有效
存储方式
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