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熔点 -73.5℃
沸点 132 °C(lit.)
密度 0.884 g/mL at 25 °C(lit.)
折射率 n20/D 1.399(lit.)
FEMA 2068
闪点 83 °F
CAS 数据库 638-49-3(CAS DataBase Reference)
甲酸戊酯 用途与合成方法
含量分析 按气相色谱法(GT-10-4)中用非极性柱方法测定。
毒性 作为香料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515,2000)。
使用限量 FEMA(mg/kg):饮料13;冷饮11;糖果31;焙烤食品8.0;胶姆糖170。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甲酸戊酯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化学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呈水果香味。熔点-73.5℃,沸点128~130℃,闪点27℃。难溶于水(0.3%/20℃),混溶于乙醇、乙醚。有麻醉性。
天然品存在于苹果等中。
用途 GB 2760--19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
生产方法 甲酸与正戊醇在硫酸催化下酯化后,中和、精馏而得。
正戊醇与一氧化碳在高压下反应而得。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低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 5000 毫克/ 公斤; 皮肤-兔子 LD50: >500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兔子 500 毫克/24小时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
职业标准 STEL 10 毫克/ 立方米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i
危险类别码 10-36/37
安全说明 24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09 3/PG 3
WGK Germany 2
RTECS号 LQ9370000
HazardClass 3.2
PackingGroup III
质量标准
熔点 -73.5℃
沸点 132 °C(lit.)
密度 0.884 g/mL at 25 °C(lit.)
折射率 n20/D 1.399(lit.)
FEMA 2068
闪点 83 °F
CAS 数据库 638-49-3(CAS DataBase Reference)
甲酸戊酯 用途与合成方法
含量分析 按气相色谱法(GT-10-4)中用非极性柱方法测定。
毒性 作为香料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515,2000)。
使用限量 FEMA(mg/kg):饮料13;冷饮11;糖果31;焙烤食品8.0;胶姆糖170。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甲酸戊酯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化学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呈水果香味。熔点-73.5℃,沸点128~130℃,闪点27℃。难溶于水(0.3%/20℃),混溶于乙醇、乙醚。有麻醉性。
天然品存在于苹果等中。
用途 GB 2760--19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
生产方法 甲酸与正戊醇在硫酸催化下酯化后,中和、精馏而得。
正戊醇与一氧化碳在高压下反应而得。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低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 5000 毫克/ 公斤; 皮肤-兔子 LD50: >500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兔子 500 毫克/24小时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
职业标准 STEL 10 毫克/ 立方米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i
危险类别码 10-36/37
安全说明 24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09 3/PG 3
WGK Germany 2
RTECS号 LQ9370000
HazardClass 3.2
PackingGroup III
危险性质
提示语 危险
危险有害信息 H227
H290
:可能腐蚀金属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注意 P210
:远离明火/热表面。
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0
:不要吸入。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双手。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3
:沾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501
:通过当地政府授权的废弃管理部门废弃内容物/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