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闪点 >100 °C
储存条件 0-6°C
Merck 13,2283
杀螟腈 用途与合成方法
毒性 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10mg/kg (565mg/kg),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6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800mg/kg,对鲤鱼LC50为5mg/L (48h),对金鱼6mg/L (LC50)、24h无死亡。
化学性质 外观为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纯品m.p.14~15℃,相对密度1.260(25℃),折射率n25D1.5413。在30℃时,水中溶解度为46mg/L,可溶于苯、氯仿、丙酮、甲醇、乙醇、环己醇等多种有机溶剂,可与大多数农药混用。对碱性水解的稳定性是甲基对硫磷的2倍,在40%碱液中106min后才分解。
用途 用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叶蝉、稻蓟马、黏虫、蚜虫、黄条跳甲、叶螨等,也能防治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鳞翅害虫,苍蝇、蚊子等卫生害虫。制成毒饵并撒于土中可防治地老虎。使用浓度为25~50g有效成分/100kg 水。
用途 用于防治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鳞翅目害虫,也可防治蟑螂、苍蝇和蚊子之类的卫生害虫。
用途 用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叶蝉、蓟马、菜青虫等害虫
生产方法 由O,O-二甲基氯代硫逐磷酸酯与氰基酚反应得到。原药含量约93%,每吨产品消耗4-氰基苯酚530kg,无水碳酸钾620kg,O,O-二甲基硫逐磷酰氯720kg,其中4-氰基苯酚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尿素、五硫化二磷于50-300℃反应制得。
生产方法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合成详见杀螟硫磷的制法。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与对羟基腈反应制得。对羟基苯腈由4-羟基苯甲酸与尿素、五硫化二磷反应制得。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215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86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有毒氧化磷、氧化硫、氧化氮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
职业标准 STEL 0.3 毫克/立方米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n,N
危险类别码 21/22-50/53
安全说明 36/37-60-61
危险品运输编号 3018
RTECS号 TF7600000
HazardClass 6.1(b)
PackingGroup III
质量标准
闪点 >100 °C
储存条件 0-6°C
Merck 13,2283
杀螟腈 用途与合成方法
毒性 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10mg/kg (565mg/kg),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6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800mg/kg,对鲤鱼LC50为5mg/L (48h),对金鱼6mg/L (LC50)、24h无死亡。
化学性质 外观为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纯品m.p.14~15℃,相对密度1.260(25℃),折射率n25D1.5413。在30℃时,水中溶解度为46mg/L,可溶于苯、氯仿、丙酮、甲醇、乙醇、环己醇等多种有机溶剂,可与大多数农药混用。对碱性水解的稳定性是甲基对硫磷的2倍,在40%碱液中106min后才分解。
用途 用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叶蝉、稻蓟马、黏虫、蚜虫、黄条跳甲、叶螨等,也能防治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鳞翅害虫,苍蝇、蚊子等卫生害虫。制成毒饵并撒于土中可防治地老虎。使用浓度为25~50g有效成分/100kg 水。
用途 用于防治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鳞翅目害虫,也可防治蟑螂、苍蝇和蚊子之类的卫生害虫。
用途 用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叶蝉、蓟马、菜青虫等害虫
生产方法 由O,O-二甲基氯代硫逐磷酸酯与氰基酚反应得到。原药含量约93%,每吨产品消耗4-氰基苯酚530kg,无水碳酸钾620kg,O,O-二甲基硫逐磷酰氯720kg,其中4-氰基苯酚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尿素、五硫化二磷于50-300℃反应制得。
生产方法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合成详见杀螟硫磷的制法。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与对羟基腈反应制得。对羟基苯腈由4-羟基苯甲酸与尿素、五硫化二磷反应制得。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215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86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有毒氧化磷、氧化硫、氧化氮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
职业标准 STEL 0.3 毫克/立方米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Xn,N
危险类别码 21/22-50/53
安全说明 36/37-60-61
危险品运输编号 3018
RTECS号 TF7600000
HazardClass 6.1(b)
PackingGroup III
危险性质
提示语 危险
危险有害信息 H227
H290
:可能腐蚀金属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注意 P210
:远离明火/热表面。
P234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P260
:不要吸入。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双手。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3
:沾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0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损坏。
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501
:通过当地政府授权的废弃管理部门废弃内容物/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