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类胡萝卜素、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多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以螺旋藻为例,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至70%,比大豆、牛肉、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还高出数倍,因而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
此外,微藻也有着可观的保健医疗价值,其中含有的DHA是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是大脑和视网膜中的重要构成成分,对发育期婴幼儿的视力和智力发展极为关键,因此在婴幼儿食品和保健品中广泛使用。同时,这种成分还对心血管疾病有着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抗动脉硬化、抗血栓、抗炎症、调节免疫机能、改善大脑学习与记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微藻似乎也是生物能源研发领域的一大热门,是这样吗?
陈峰:的确是。某些微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积累大量油脂,可谓地球上含油量最高的生物。并且,微藻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中性酯,是制备生物柴油(biodiesel)的理想原料,所以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在尝试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biodiesel)。
但目前微藻生物能源的产率还较低,成本较高,仍然难以跟石油竞争。要使微藻油脂制备生物柴油(biodiesel)具有竞争力,必须突破产率及规模的瓶颈,做到高效率、低成本。
《中国科学报》:那么,我国目前微藻研究的现状如何?
陈峰:从生物技术角度来看,微藻真正的应用研究距今仅有六十几年的历史,我国工业生产方面和国际水平相比并不存在什么差距,但从机理性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如何根据微藻的生理学特性,发现不同的生理学表征或响应,来制定出不同的生产策略;如何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其代谢机理、遗传学、转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等等,都是我国值得努力突破的地方。
另外据统计,目前已知的微藻种类有3万到5万种,但实际工业化应用的不超过20个品种。因此,在监管部门严格控制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开放思想,大胆批准尝试新品种,采用新技术,不应只把眼光停留在传统的藻种研究和应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