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客服:0539-621309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ASCO2014:乳腺癌研究50年

发布人:lyqlkj发布时间:2015/4/17浏览次数:342次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就逐渐认识了女性第一杀手——乳腺癌。迄今为止,人类尚未攻克这一顽疾,但是在疾病危险分层及预防、局部治疗和局部放疗、辅助治疗、靶向治疗以及个性化治疗等方面成果不断。
危险分层与预防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对哪些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认识还局限,只知道母亲或姐姐(妹妹)中有人是乳腺癌,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真正揭开乳腺癌危险因素的时间是在1981年——第一个揭示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出现。
该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中如果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其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大大增加。随后BRCA1、BRCA2基因突变检测成了商业化,凸显了针对高危患者进行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策略的必要性。
随着对乳腺癌其他危险因素的不断认识,新的乳腺癌风险可通过Gail模型或其他有效验证手段(包括Tyrer-Cuzick法)进行确定。
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所产生的最重要结果是不一定每一位患者都要接受双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BPM)了,过去部分患者仅仅因为乳房有肿块或多次活检提示非反应增生而需行BPM,其他没有任何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这一点非常不合理,可能对患者心理和生理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高危患者,手术仍然是降低风险的一种选择。BPM可使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患者的发病率下降90%,但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却只能使乳腺癌的发病率下降50%、卵巢癌的发病率下降约80%。针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有研究结果表明:MRI较钼靶或B超更好。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NSABP) P1研究结果表明,药物预防同样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该试验中,服用5年他莫昔芬可使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发病率下降50%。
随后的研究结果表明,雷洛昔芬可预防骨质疏松症,该药原本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疗效甚微。芳香化酶抑制剂同样被证明可降低乳ER阳性乳腺癌发病率。对于ER阴性乳腺癌目前只有手术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局部治疗
20世纪60年代,乳腺癌根治术仍是乳腺癌标准的手术方式。但NSABP B04试验将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分为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加腋窝放疗和全乳切除术,如果有淋巴结转移,作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三组,结果表明患者在生存期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该研究证实了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假说,局部治疗可能不能改变患者的生存期,这为改良根治术开启了大门,同样也为保乳手术(BCT)提供了临床试验支持。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发现BCT加全乳放疗组患者的生存期与乳腺癌根治术组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即使在长期随访中两组患者的生存期也没明显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受BCT后的局部复发率逐渐下降,并且与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ER阳性乳腺癌患者10年复发率大约为2%-3%,ER阴性乳腺癌患者为6%-8%。
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整个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同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已作为常规手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SLNB是一种早期判断淋巴结是否受累的检查方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程度,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尽管在淋巴结阴性疾病患者中,SLNB可以代替ALND,但美国外科肿瘤学会(ACOSOG)的 Z0011研究比较了正准备接受BCT、仅有1颗或2颗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是否需要行ALND,发现有很大争议。
该研究是在NSABP B04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NSABP B04研究结果发现,有淋巴结转移且未接受淋巴结清扫与放化疗的情况下,只有一半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侵犯。
Z0011研究比较了淋巴结阳性患者接受BCT+全乳放疗与化疗作为标准的治疗方案外,辅助治疗是否可以缩小手术的范围。与仅接受SLNB相比,接受ALND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与局部复发率,而且显著增加患者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