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客服:0539-621309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打破国外垄断 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加速

发布人:lyqlkj发布时间:2015/4/4浏览次数:391次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知,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启动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并制订优秀产品目录,遴选范围包括仪器设备、器械、耗材等3类。2014 年上半年选择并启动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种基本医疗设备为第一批遴选品目。

业内人士认为,大型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将迎重大市场机遇,尽管后续实质性政策仍有待释放,但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序幕已经拉开。

打破高端医疗设备国外垄断

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仅仅3年时间,目前已向市场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MR系统、16排CT系统、超高分辨率PET-CT系统、数字化DR机等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品整体性能已达到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上海联影总裁张强介绍,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一直被国外的通用电器、西门子、飞利浦三大巨头垄断,国内的定价也远远高于国外价格。一台在美国定价约75万美元的1.5T核磁共振系统,在国内定价为1200万元人民币,而且售后服务费用巨大,8年的维修费用将超过设备采购费用的50%。

“我们希望通过竞争,让设备费用降下来,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用得起高端设备。”张强说。

在上海联影相关产品投放市场时,三大巨头已经开始对相关产品进行降价。从部分医院招标情况得知,降价幅度达到三到五成。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生理记录仪市场等,均被国外品牌占据。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小且布局散乱。医院普遍认为国内产品质量不佳,担心在使用中会出故障,即使是远销国际市场的产品,在国内医院招标采购时也会遇到“歧视”。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表示,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国产自主品牌产品与进口产品竞争,医疗器械的市场价格才会下降,才能使得老百姓真正受惠。

细分领域民族品牌崛起

据了解,冠脉支架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中惟一的国产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国产率几乎达到了80%。樊瑜波介绍,同时国内心血管介入手术由2007年的近4000例达到2012年的40多万例,6年时间市场空间增长100倍。

这一医疗器械细分市场集中了美敦力、波士顿科学、OrbusNeich、上海微创医疗等国内外顶尖公司的竞争。

国内生产厂家数量也达到了十多家。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山东吉威、大连垠艺、北京易生科技、天津赛诺医疗、山东百多安、北京美中双和、北京万端飞鸿和深圳金端凯丽的产品已经上市,苏州恒晨和深圳信立泰的产品也已完成临床试验。在新兴的全降解支架领域,也有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布局研发并进入临床阶段。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冠脉支架产品价格总体下降了50%,同时也加速了企业利润水平的回归。

微创医疗2013年收益的84%来自其心血管介入支架产品业务,占据中国药物洗脱支架的主要市场份额。然而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销售收入和毛利与2012年基本持平,但营业利润却下滑了58%。

乐普医疗2013年年报显示,药物洗脱支架系统的销售收入较2012年下降13.96%;支架系统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产品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了5.5%。

由此可见,在冠脉支架这一高端细分领域,国产化进程与民族品牌的加速崛起,实现了产品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更缔造了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在其带领下,不仅实现了行业内的国产替代,更为进军国际市场积累了软硬实力。

2014年1月,微创医疗宣布正式完成对美国怀特公司“关节重建业务”及其相关资产的收购,总交易金额为2.9亿美元。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收购美国骨科业务后,预计药物洗脱支架收益占全部收益的比重将从80%降至36%,同时微创医疗在髋、膝、脊柱及创伤4大市场中将提供齐全的骨科产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