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客服:0539-621309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发布人:lyqlkj发布时间:2015/4/3浏览次数:381次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malaria)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malaria)的传播途径。

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与美国、意大利同行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中,他们尝试给疟疾(malaria)的主要传播者冈比亚按蚊注射一种“内切酶”。这种酶具有“切割”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可附着在X染色体上并起到破坏作用,使这些蚊子只能繁衍出雄性后代。

初期实验结果显示,用这种基因技术改造过的蚊子所产后代中,约95%是雄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到第6代时,这些蚊子会因为缺少雌性而无法繁衍。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如果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自然界,可有效阻断蚊子的繁衍,使特定种群灭绝,从而大幅减少疟疾(malaria)等传染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在实验室里成功抑制雌性蚊子的产生,尽管这项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有望为抗击疟疾(malaria)提供更加有效、廉价的新方法,有助于最终阻止疟疾(malaria)的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共出现超过2亿例疟疾(malaria)病例,超过60万患者死亡,其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非洲,而冈比亚按蚊则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最主要的疟疾(malaria)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