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课题组揭示了人体免疫细胞逐步增高抗体亲和力的新机制,阐明了重要免疫疾病相关分子ICOSL(诱发性共刺激分子)在此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改善抗病毒抗体疫苗,特别是研发更有针对性的“靶点”中和抗体疫苗开辟了潜在新方向。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刘丹和徐和平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抗体是人类抵抗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免疫机制之一。“保护性抗体不但要能识别病的特征(抗原),还要紧密结合(亲和力)正确的‘靶点’抗原才可能有效中和病毒。”祁海说,“以目前正在流行的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为例,通过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是最可能有效控制感染流行的方法。”
图为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实时观察到的生发中心内T细胞(白色)更倾向与正常 (绿色)而不是ICOSL缺陷型(红色)B细胞纠缠互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