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者仅仅当成没有生命的器官、临床看病过分依赖化验单、医师成了药师……昨日,由南医大二附院主办的2014肠病与粪菌移植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国内首次针对粪菌移植召开的大规模学术会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出席会议,并肯定粪菌移植的巨大前景,他在随后的演讲中,则历数医疗领域目前存在的九种怪象,提出改变这些怪象,需要大力发展整合医学。
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临床成了检验、医师成了药师、心理与躯体分离、医疗护理配合不佳、西医中医相抵触、重治疗轻预防、城乡医疗水平差距大。
九个怪相
夫妻越长越像原因在细菌?
粪菌移植的原理是重建健康的肠道菌群,但对于胃肠道细菌的研究,可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肠道疾病,在昨日的粪菌移植学术会议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指出,很多疑难疾病都和细菌有关,甚至夫妻相也与此相关。
樊代明指出,生活习惯、食物结构的变化、抗生素(antibiotic)的滥用以及现代生活的压力,令肠道菌群失衡的患者越来越多,而肠道细菌变化肯定会影响到全身。
事实上,因为细菌各类繁多,由细菌带来的影响也超乎人们想象,他举例说,仅仅幽门螺杆菌这种菌就影响广泛,“血液科的出血性紫癜、心脏科年轻人的心动过速、皮肤科的一些顽固性湿疹,都可能和此有关”。
甚至,樊代明说,夫妻越长越像也可能缘于此,他表示这并非完全是开玩笑,当然这种像不是结构上的像,而是“一种神似”。而有分析认为,一个屋檐下的夫妻,共同的生活习惯,耳濡目染,可能细菌也有机会共享。
正是基于此,樊代明认为,肠道微生态的移植在未来将大有出息,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已经开展粪菌移植200多例,而南京的南医大二附院在这个领域走在前列。
临床成检验
光靠化验单看病会出事
樊代明提到的九大怪象分别是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临床成了检验、医师成了药师、心理与躯体分离、医疗护理配合不佳、西医中医相抵触、重治疗轻预防、城乡医疗水平差距大。
在说到临床成检验时,樊代明表示,现在许多医生看病都会开一堆检验单,并且过分依赖检验单的结果。一切从检验出发,一切以检验为据,一切按检验断病,一切按指标下药,从临床医生彻头彻尾变成了检验技师的附庸。
殊不知人是变化的,许多病人也抱怨,去了医院就要做一堆检查,钱花了无数不说,病还是没查出来。“光靠化验单看病、断病早晚会出事”,樊代明说。
医师成药师
领导生病要吃26片药
去医院看趟病,哪怕只是普通的感冒,至少都要开回三四种的药,这几乎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樊代明说,这并不正常。他的老师一辈子基本就用20多种药治病。而现在,光心脏科就有200多种药、肿瘤科则有1000多种药,而一个大医院仅仅“头孢”的种类就是20多种。但是,药的种类多了却不一定对患者有好处。
他举例说,自己去给患心肌梗塞的某医院领导会诊,结果发现患者一共要吃26片药,这种情况对肝脏的损害无疑是很严重的。而患者服用这么多药的原因是,各科主任去给领导看病,都会从各自专科出发开药。从各科的角度而言这是对的,但领导的肝脏无法承受。
后来樊代明建议停药,领导只吃了一种抗凝药,就痊愈了。
医护配合不佳
四人骨折两人护理不佳死亡
医生在看病时,将心理与躯体分离,在樊代明看来,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甚至有些极端地表示,“医生只会手术不懂心理,是‘兽医’”。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现今临床医疗与护理的脱节是另一个怪象。这一次,樊代明以发生在自家的情况作为例子,去年其爱人因为全身骨折入院,同一时期,医院共接诊了四位骨折病人,都做了手术,但最终有两位病人因为怕动,导致肺栓塞死亡。而樊代明,则在夫人住院期间承担了护理工作,“守了14个日夜,每天严格按照护理要求左右脚各捏100遍”。
樊代明表示,目前国内的医生数超过护士人数,“这是不合理的,正因为如此,未来,考大学护士的分数可能超过医生,护士的工资也可能比医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