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客服:0539-621309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新一轮水稻(Rice)绿色革命

发布人:lyqlkj发布时间:2015/4/30浏览次数:354次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推出了一篇关于水稻(Rice)绿色革命,文中分析了全球水稻(Rice)种植情况及其面临的挑战,并综述了水稻(Rice)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展望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2008年夏天,一种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大大受益的新型水稻(Rice)品种拯救了住在印度北方邦的阿莎•拉姆•帕尔先生的农场。帕尔先生之前在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农田里种植了水稻(Rice)。但是这个州洪水频发,因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据国际水稻(Rice)研究所所长鲍勃•齐格勒回忆,那一年恰好还碰上特别强劲的季风。帕尔先生在播下谷种之后,洪水泛滥了两周之久;而几周之后,洪水又再次来袭。他想这下肯定又完了。而他的邻居则建议他采取以前的措施,准备好应对饥荒。

但是这一次帕尔先生播下的却是一种试验稻种,它是由菲律宾的国际水稻(Rice)研究所的水稻(Rice)种植专家研发。这种稻种内植入了特殊的基因序列,可以在发生洪涝的情况下延缓发芽,因而这一次,帕尔先生的水稻(Rice)种子并没有闷死,而是在洪水退后正常发了芽。往年他这方1公顷(2.5英亩)的水田一般也只能收获1吨左右的稻米,而这一年虽碰上洪灾,他却收获了4.5吨的稻米,这一产量一般要在雨量充沛的地方才能达到。

抗涝水稻(Rice)如今正极速风靡全球。首批水稻(Rice)种植试验结束五年后,全球共有5百万农民种植十几种带有抗涝性基因的水稻(Rice),它们被统称为“Sub1”。这些水稻(Rice)的产量比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绿色革命早期出现的新型水稻(Rice)种类都要高。“并且Sub1是新一批稻种的首拨种子”,齐格勒先生说。如果一切顺利,新一批抗寒、耐盐和抗高温水稻(Rice)将于几年后开启一场全球性水稻(Rice)种植革命,而水稻(Rice)人类是最重要的主食。但这还依赖于现有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能够促进第二次绿色革命发生的公共政策,而目前两者都没有绝对的保证。

第一次绿色革命:促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饥荒折磨

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小麦种植专家诺曼•博洛格和水稻(Rice)种植专家M.S.斯瓦米纳坦曾经劝说亚洲及其他地方的政府鼓励种植高产粮食,特别是水稻(Rice);结果,全球一半的人——35亿农民的农业收成增加了五分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期,很多国家开始这样做,而那时候中国正在经历大跃进带来的严重饥荒,印度民众则几乎要面临饿死的状况。

今日的亚洲早已摆脱饥荒的折磨。原因其一是民主的发展,其二是绿色革命的影响。绿色革命保证了水稻(Rice)产量的富足——甚至连印度也有剩余水稻(Rice)出口。而且,水稻(Rice)需求量似乎在下降:在日本、台湾和韩国这几个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水稻(Rice)需求量正在减小。这使得政府觉得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绿色革命。他们认为,水稻(Rice)供应量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调理膳食结构以应对肥胖问题和改变密集种植做法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但是,这项任务是否已经圆满完成我们不得而知。整体上,亚洲人均水稻(Rice)消耗量目前保持平稳,并没有下降。而人口则继续增长,因而在有90%农作物种植的亚洲大陆上,水稻(Rice)种植需求也在增加。非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水稻(Rice)为主食,年均水稻(Rice)需求量增加20%,按照这种速率,水稻(Rice)将在20年内取代玉米成为非洲的主食。

人口爆炸 水稻(Rice)亟待增产

按照经验来看,全球总人口每增长10亿,水稻(Rice)需求量则会增加1亿吨。以目前全球人口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不及4.5亿吨的年水稻(Rice)总需求量,将于2020年增长至5亿吨,到2035年将增长至5.55亿吨,也就是保持1.2%-1.5%的年增长率。如果水稻(Rice)的产量能够保持同等的年增长率,那么当然不会出现粮食短缺现象,但情况并不如此,水稻(Rice)年增长率实际上只有年需求量增长率的一半。